非守门员
一、 考核指标与所占分值
表1 考核指标与所占分值 |
|||
类别 |
专项素质 |
专项技术 |
实战能力 |
考核指标 |
5×25米折返跑,1000米 |
传准 运射 颠球 |
比赛 |
分值 |
10分,10分 |
10分 10分 10分 |
50分 |
二、考试方法与评分标准
(一)专项素质
5×25米折返跑
1.考试方法:考生从起跑线向场内垂直方向快跑,在跑动中依次用手击倒位于5米、10米、15米、20米和25米各处的标志物后返回起跑线,要求每击倒一个标志物须立即返回一次,再跑到下一个标志物,以此类推。考生应以站立式起跑,脚动开表,完成所有折返距离回到起跑线时停表,记录完成的时间。未击倒标志物,成绩无效。每人测试1次。
2.评分标准:见表2-1。
表2-1 5×25米折返跑评分表 |
|||
分值 |
成绩(秒) |
分值 |
成绩(秒) |
10 |
34.00 |
5 |
36.41-37.00 |
9 |
34.01-34.60 |
4 |
37.01-37.60 |
8 |
34.61-35.20 |
3 |
37.61-38.20 |
7 |
35.21-35.80 |
2 |
38.21-38.80 |
6 |
35.81-36.40 |
1 |
38.81以上 |
5×25米折返跑
评分标准:见表
1000米跑评分表 |
|||
分值 |
成绩(秒) |
分值 |
成绩(秒) |
10 |
207 |
5 |
222.1-229 |
9 |
207.1-208 |
4 |
229.1-238 |
8 |
208.1-211 |
3 |
238.1-252 |
7 |
211.1-215 |
2 |
252.1-266 |
6 |
215.1-222 |
1 |
266.1以上 |
(二)专项技术:
1.传准
(1)考试方法:如图2-1所示,传球目标区域由一个室内五人制足球门(球门净宽度3米,净高度2米)和以球门线为直径(3米)画的半圆组成,圆心(球门线中心点)至起点线垂直距离为女子23米。考生须将球置于起点线上或线后(线长5米,宽0.1米),向目标区域连续传球5次,左右脚均可,脚法不限
(2)评分标准:以球从起点线踢出后,从空中落到地面的第一接触点为准。考生每将球传入目标区域的半圆内(含第一落点落在圆周线上),或五人制球门(含球击中球门横梁或立柱弹出)即得2分。每人须完成5次传准,满分10分。
2.运射
(1)考试方法:如图2-2所示,从罚球区线中点垂直向场内延伸至20米处,画一条平行于球门线的横线作为起点线。距罚球区线2米处起,沿20米垂线共插置8根标志杆。考生将球置于起点线上,运球依次绕过8根标志杆后起脚射门,球动开表,当球从空中或地面越过球门线时停表,记录完成的时间。凡出现漏杆、射门偏出球门,球击中横梁或立柱弹出,均属无效,不计成绩。每人测试2次,取最好成绩。
(2)评分标准:见表2-2。
表2-2 运射评分表 |
|||
分值 |
成绩(秒) |
分值 |
成绩(秒) |
10 |
9.00 |
5 |
10.61-11.00 |
9 |
9.01-9.40 |
4 |
11.01-11.40 |
8 |
9.41-9.80 |
3 |
11.41-11.80 |
7 |
9.81-10.20 |
2 |
11.81-12.60 |
6 |
10.21-10.60 |
1 |
12.61-13.00 |
2.颠球
(1)考试方法:测试区域:5米X5米。考生须用脚将球挑起,左右脚正脚背部位交替颠球,其它有效部位的触球可作为调整,但不计算有效次数。当球触及地面时测试即为结束。每人测试2次,取最好成绩。
(2)评分标准:见表
分值 |
成绩(次) |
分值 |
成绩(秒) |
10 |
200-181 |
5 |
100-81 |
9 |
180-161 |
4 |
80-61 |
8 |
160-141 |
3 |
60-41 |
7 |
140-121 |
2 |
40-21 |
6 |
120-101 |
1 |
20-1 |
(三)实战能力
比赛
1.考试方法:视考生人数分队进行比赛。
2.评分标准:考评员参照实战能力评分细则(表2-3),独立对考生的技术能力、战术能力、心理素质以及比赛作风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采用10分制评分,分数至多可到小数点后1位。
表2-3 足实实战能力评分细则 |
||
|
|
|
等级(分值范围) |
评价标准 |
|
优(10-8.6分) |
战术意识水平表现突出,攻守职责完成很好,具有很好的阅读比赛能力;对抗情况下技术动作运用及合理、规范;比赛作风顽强、心理状态稳定。 |
|
良(8.5-7.6分) |
战术意识水平表现良好,攻守职责完成良好,具有良好的阅读比赛能力;对抗情况下技术动作运用较合理,完成动作较规范;比赛作风良好、心理状态稳定。 |
|
中(7.5-6分) |
战术意识水平表现一般,攻守职责完成一般,阅读比赛能力一般;对抗情况下技术动作运用基本合理,完成动作基本规范;比赛作风较好、心理状态有波动。 |
|
差(6分以下) |
战术意识水平表现差,攻守职责不清楚,不具有基本阅读比赛的能力;对抗情况下技术动作运用不合理,完成动作不规范;比赛作风一般、心理状态不稳定。 |
守门员
一、考核指标与所占分值
表1 考核指标与所占分值 |
|||
类别 |
专项素质 |
专项技术 |
实战能力 |
考核指标 |
立定三级跳远 |
掷远与踢远 扑接球 |
比赛 |
分值 |
20分 |
20分 20分 |
40分 |
二、考试方法与评分标准
(一)专项素质
立定三级跳远
1.考试方法:考生原地双脚站立在起跳线后,起跳时不能触及或超越起跳线。第一跳双脚原地起跳,可以用任何一只脚落地;第二跳跨步跳,用着地脚起跳以另一只脚落地;第三跳双脚落地完成跳跃动作后,起身向前走出测试区。成绩测量时,从身体落地痕迹的最近点取直线量至起跳线内沿。考生可穿钉鞋,其他未尽事宜参照田径竞赛规则执行。每人测试2次,取最好成绩。
2.评分标准:见表2-4。
表2-4 立定二级跳远评分表 |
|||
分值 |
成绩(米) |
分值 |
成绩(米) |
20 |
7.4 |
10 |
6.4 |
19 |
7.3 |
9 |
6.3 |
18 |
7.2 |
8 |
6.2 |
17 |
7.1 |
7 |
6.1 |
16 |
7.0 |
6 |
6.0 |
15 |
6.9 |
5 |
5.9 |
14 |
6.8 |
4 |
5.8 |
13 |
6.7 |
3 |
5.7 |
12 |
6.6 |
2 |
5.6 |
11 |
6.5 |
1 |
5.5 |
(二)专项技术
1.掷远与踢远
(1)考试方法:如图2-3所示,在球场适当位置画一条15米线段作为测试区横宽,从横线两端分别向场内垂直画两条60米以上平行直线作为测试区纵长,标出距离数。考生站在起点线后,先将球以手掷远3次(允许带手套进行),然后用脚踢远3次(采用踢凌空球、反弹球、定位球等方法不限),各取其中最好一次成绩相加为最终成绩。每次掷、踢球的落点必须在测试区横宽以内,否则不计成绩。
(2)评分标准:见表2-5。
表2-5 掷远与踢远评分表 |
|||
分值 |
成绩(米) |
分值 |
成绩(米) |
20 |
65 |
6 |
30 |
18 |
60 |
5 |
25 |
16 |
55 |
4 |
20 |
14 |
50 |
3 |
15 |
12 |
45 |
2 |
10 |
10 |
40 |
1 |
5 |
8 |
35 |
— |
— |
2.扑接球
(1)考试方法:考生守门,扑接10个来自罚球区线外射中球门的有效射门球(含地滚球、半高球、高球以及需要倒地扑救的球)。
(2)评分标准:考评员参照扑接球评分细则(表2-6),独立对考生进行技术技能评定。采用10分制评分,分数至多可到小数点后1位。
表2-6 扑接球评分细则 |
|
|
|
等级(分值范围) |
评价标准 |
优(10-8.6分) |
技术动作规范,动作运用合理,选位意识好,身体移动快速、协调。 |
良(8.5-7.6分) |
技术动作规范,动作运用较合理,选位意识较好,身体移动快速、协调。 |
中(7.5-6分) |
技术动作基本规范,动作运用较合理,选位意识尚可,身体移动较快速、较协调。 |
差(6分以下) |
技术动作不规范,动作运用不合理,选位意识较差,身体移动较慢、不协调。 |
(三)实战能力
比赛
1.考试方法:视考生人数分队进行比赛。
2.评分标准:考评员参照实战能力评分细则(表2-7),独立对考生的技术能力、战术能力、心理素质以及比赛作风等方面行综合评定。采用10分制评分,分数至多可到小数点后1位。
表2-7 守门员实战能力评分细则 |
|
等级(分值范围) |
评价标准 |
优(10-8.6分) |
战术意识水平表现突出,攻守职责完成很好;对抗情况下技术动作运用及完成合理、规范;比赛作风顽强、心理状态稳定。 |
良(8.5-7.6分) |
战术意识水平表现良好,攻守职责完成良好;对抗情况下技术动作运用较合理、完成动作较规范;比赛作风良好、心理状态稳定。 |
中(7.5-6分) |
战术意识水平表现一般,攻守职责完成一般;对抗情况下技术动作运用基本合理、完成动作基本规范;比赛作风较好、心理状态有波动。 |
差(6分以下) |
战术意识水平表现差,攻守职责不清楚;对抗情况下技术动作运用不合理、完成动作不规范;比赛作风一般、心理状态不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