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洛阳理工学院附属高级中学 !
课堂实践/
: 网站首页 > 教学科研 > 课堂实践

邓光亚:会表演的语文老师

更新时间:2017-09-27 18:30:52点击次数:4573次


■ 记者 张静静 文/图




他亲切和善、行事低调,学生们提及他,都说他是“朋友+师长”,同事们说起他,都夸他语文教得“真是棒”。




他是邓光亚,洛阳理工学院附中语文老师。“学语文不分课内、课外”“好老师首先得是好演员”,在采访中,邓光亚强调最多的是这两句话。如何诠释这两句话?且听他来分解。




学语文,课内、课外不分家




“学语文,是在提升自身文化素养,是一个长期熏陶的过程。”邓光亚认为,语文学习不能拘泥于读、背,而需要深入进去,理解其意义;学习也不分课内、课外,课本上的文章只是学生学习的一部分,更多语文知识要通过课外的生活、学习获得。




邓光亚是一位典型的文学爱好者。他家里书房有几百本藏书,仅《红楼梦》就有好几个版本,《鲁迅全集》《论语》“前四史”等更是被他当成宝贝珍藏。他推荐说,对高中生而言,四大名著是肯定要看的,另外,《唐诗宋词鉴赏辞典》最好也要人手一本。




“语文学习,最重要的是写作文,作文素材需要从生活中获取,而文采的提升离不开课外书。”邓光亚表示,“古文的学习虽说枯燥,但最能提升文化素养。古文功底扎实,写出来的作文较为厚重。”




会表演,才能让学生记得牢




在邓光亚的课堂上,常常会看到这样一幕:课堂的电子白板上播放着音乐,手握语文课本的邓光亚在教室里走动,神情或凝重,或欢快,或紧张,或忧郁,学生们被带入一个个意境中,思考着那时的人和事……




“好老师首先得是一个好演员。”邓光亚说,在语文课中,老师可发挥的余地大,老师有感情地阅读,学生才能产生共鸣,放些适合的音乐,给学生身临其境之感,他们才能记得更牢固。




讲屈原的《离骚》时,邓光亚被屈原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的精神和至死不渝的爱国之情所感动,不觉流下热泪,而他激昂的语调、丰富的表情也让学生为之动容,几名同学也跟着流下泪水……




在讲戴望舒的《雨巷》时,他先播放事先准备好的音乐,让学生进入有着一条狭窄、悠长的雨巷的意境中,然后再带着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除了课本上的文章,金庸的部分小说也被他“纳入”课堂。“武侠小说里的侠义精神及人格独立意识等都是不可多得的,既然有益于学生,且颇受学生喜爱,为何不拿到课堂上呢?”邓亚光表示。




(编辑:admin)


地址:洛阳市涧西区九都西路6号

电话:0379 - 64986045

Copyright © 洛阳理工学院附属高级中学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3217号-1

豫公网安备 41030502000531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